栏目分类
PRODUCT CENTER

业务范围

你的位置:盛煌娱乐 > 业务范围 > 台北首次公开《书谱》原稿,弥补了现有版本的不足,失传的“二王笔法”就在其中!

台北首次公开《书谱》原稿,弥补了现有版本的不足,失传的“二王笔法”就在其中!

发布日期:2024-07-22 08:25    点击次数:184

赵孟頫在《兰亭十三跋》中说了一句千古名言:“书法以用笔为上,而结字亦须用工。盖结字因时相传,用笔千古不易。”笔法和结构都非常重要,但前者更重要,因为它即使过去千年,也同样适用。

图片

当代书法家的字之所以单薄、缺少变化或过于狂怪,正是因为笔法的缺失,他们并没有深耕古人法帖的耐心,再加上功利心驱使,会打着“创新”“个性”的旗号写丑书。

图片

尤其是草书这种字体,本来就有一定门槛,大众看不太懂,如果再不遵循笔法,那就真和“鬼画符”没有区别了。当今书坛很多名家都写草书,数量胜过了楷行篆隶四体,这并不符合规律。因为草书非常考验作者情感与笔法的和谐统一,一般书家很难驾驭。

图片

如果我们要学草书,还是得从古人作品入手。而有一件作品,历来被视为“学草第一范本”“草书圣经”,它就是孙过庭的《书谱》。最近,台北故宫首次公开了《书谱》原稿。现在市面上的《书谱》存在内容错乱、字迹不清的情况,而这部原稿弥补了它们的不足,是最真实可靠的版本。

图片

孙过庭,名虔礼。以字行,他一生精于翰墨,因书法绝佳受到重用,但也因此招来同僚嫉妒,他索性辞官不做,专注研究书法。

《书谱》是孙过庭数十年磨一剑之作,完成于垂拱三年(687年),纵27.2厘米、横898.2厘米,共351行、近3700余字。不论是内容还是书法,都有划时代意义。他在此文中博古论今、详加阐述了笔法、结字,并提出了“古不乖时,今不同弊”的著名书法观。

图片

同时,《书谱》还直接继承了以二王为代表的魏晋遗风。王羲之用笔的精髓之处都真实重现。此作凌空取势,顺锋而入,入纸后笔尖绞转、调锋,行笔流畅自如,以中锋为主,起、收、转折处的一搨直下、使转连贯,都继承自王羲之。

图片

《书谱》结字紧凑,中宫紧实,以纵取势,虽字字独立,但笔势呼应有序,气脉贯通,一派潇洒流美之象。此作章法上下密、左右疏,松紧有度,用墨均匀自然,笔笔合法度,字字有风采。全篇3700字,几乎涵盖了日常所用,非常适合初学者入门。

图片

《书谱》如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,经过数年的努力,该馆如今对它进行了全新修复,用笔细节更加纤毫毕现,放大十倍后,魏晋笔法重现我们面前。

图片

而今,我们通过多方努力,将孙过庭《书谱》台北原稿进行了超高清复制,见此作如见原作,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。如果您感兴趣,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!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